
2024
2024
2024
2024
2024
2024
2022
2024
2024
2024
2024
2024
2024
2024
2024
2024
2024
2024
2024
2024
2024
2024
2024
2024
2024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附件1018
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25)
为推进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更好更快发展,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我馆组织编制《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25年)》,旨在明确未来五年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对博物馆建设、藏品征集和保护、陈列展览、公众服务等各项工作进行规划,是本博物馆发展的行动纲领和重要依据。
一、编制依据
(二)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
二、规划背景
“十四五”期间,洛阳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步,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文化发展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市域文化品牌创建和引领的大背景下,全市文化保护和宣传工作有力推进,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加强,对社会文化服务的水平和层次提出了新的要求。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服务和管理水平不断改善提升,在公众服务、教育推广、陈列展览、藏品保护等方便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为进一步提升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综合水平,更好发挥博物馆各项功能,根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相关内容和国家文物局、河南省文旅厅有关“十四五”期间文物文化事业的总体思路,结合我馆实际,制定本规划。
三、基本情况
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位于洛阳丽景门历史文化街区,是洛阳市首批非国有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为洛阳市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洛阳市青少年美育教育示范基地,展示面积788平方米,已收藏洛阳三彩藏品近千件;以文化部优秀专家、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郭爱和创立的“洛阳三彩”学说为基础,并以其三十多年的“三彩艺”釉画作品及不同时期的“洛阳三彩”藏品为主体,集洛阳三彩艺术的研究、传承、展示于一体,使公众对“洛阳三彩”有全面及全新的了解:洛阳三彩——“流光溢彩烁古今”。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是洛阳加快博物馆之都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更进一步助力洛阳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总体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博物馆条例》和上级的指示要求为依据,把握博物馆发展阶段性特征,遵循博物馆发展规律,以实现博物馆又好又快协调发展为主线,全面提升博物馆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强化博物馆文明传承、文化沟通、增进知识和公众教育的职能。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作为博物馆事业加速发展的基本理念,树立博物馆文化成果惠及人民的理念。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鼓励公众参与博物馆发展事业,建设人们共有的古瓷文物展示与保护家园。
坚持质量优先。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博物馆发展观,注重博物馆内涵发展。建立以提高博物馆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博物馆资源配置和博物馆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博物馆功能和职能发挥、提高办馆质量和水平上来。
坚持服务优先。把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作用作为博物馆发展的根本任务,强化藏品保护研究和博物馆学术研究,创新展示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切实提高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坚持开拓创新。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博物馆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博物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构建有利于博物馆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现代博物馆制度,激发博物馆的活力。
(三)总体目标
到2025年,形成一个藏品丰富、设施完备、陈展科学、管理先进、科研一流、保护和服务水平较高的博物馆,使博物馆影响力大幅提升,让洛阳三彩深入人心,本馆力争进入河南省先进博物馆行列。
1.努力提高我馆事业的发展水平,办成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的博物馆,全面提升收藏、科研、陈列、服务和管理水平,促进文创产品开发丰富多样,增强综合实力。
2.馆藏文物藏品的建账建档率达到100%,防火、防盗设施、藏品保存环境达标率达到100%。馆藏品数量达到年递增5%。
3.除基本陈列外,博物馆举办专题展览数量达到20个以上,展示水平显著提升。博物馆年参观人数达到10万人次以上。
(四)发展战略
1.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文物保护队伍建设,特别是人才队伍建设放在事业发展的首位,有计划地组织经常性培训和定期培训班,力争多出和快出人才。
2.进一步完善古瓷征集、藏品保护管理制度,深化博物馆藏品研究,提升陈展水平,让文物活起来,让走进博物馆有看头、有学头、有品头、有悟头。
3.把人文资源与经济资源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实现文物保护事业和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4.加强博物馆自身建设,创新发展理念和运行模式,使博物馆“收藏和保护”、“教育和研究”、“开放和服务”三种内在职能统一化、组织化,大幅度提升专业化水准,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作用。
五、团队建设
不断提高管理层在博物馆业务等各方面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结合本馆中心工作,定期组织管理层培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选人用人机制。五年之内,以业务发展为导向,侧重引进一批研究型人员,充实专业人才储备。尝试与国内外文化教育单位合作的新形式,不断拓宽人才队伍培养渠道。坚持以科研项目带动人才培养,统筹安排、合理使用人才,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探索以岗位绩效考核为基础的人员考核评价制度,提高工作后劲,稳定人才队伍,优化人才结构。
队伍建设与规范服务有:
1、继续招聘培养优秀讲解员,并进行系统上岗培训。
2、积极组织观众。做好展厅的日常管理工作。
3、每位讲解员每人每月讲解不少于10次。
4、认真接待大、中学生来馆社会实践;扩大社会志愿者队伍,并做好志愿者的培训。
六、藏品征集与管理
(一)藏品征集
1、有目的、有重点地征集和丰富馆藏品。
2、继续加强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
(二)藏品管理
完善文物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藏品利用与研究水平。改善文物开放软硬环境,建立健全文物保护环境监测系统,确保文物保存环境达标;完善文物库房标准化建设,实现实时监控与远程监控相适应的、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的安全防护体系;加强库房日常管理,使文物检查工作常态化,及时购买和制作更先进的文物储藏用具;巩固完善文物普查成果,实现藏品80%信息化;打造一支库房管理知识、信息设备操作和研究水平兼备的人才队伍。
1、库藏文物处理和整理。完成所有文物初步处理、登记、拍照及基本信息工作。
2、输入文物档案信息。
七、学术研究与交流
(一)加强对外展示交流,提升三彩艺术国际知名度
加强博物馆学术研究,提升博物馆的研究能力和水平,为博物馆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建立博物馆网站,加强博物馆网络资源体系建设,搭建博物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不断提高博物馆管理现代化水平,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
(二)吸引国际国内陶瓷界同仁到馆参观,并广泛开展学术研讨会等活动。
完成“洛阳三彩学”课题的研究。继续开展“陶瓷之源”研究。深化馆藏研究、历史研究、特色文化研究、博物馆学研究、博物馆业务实践应用性等相关研究,积极打造专业化、学术化的博物馆研究团队;配合基本陈列及所有专题展、特别展等,配套出版学术含量高、信息量丰富的展览图录或科教读物;鼓励科研成果评奖申报,对各类获奖成果予以物质或精神奖励;制定符合自身发展、将科研与日常业务相结合的职称评定标准;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等跨界、跨学科合作,共同研究,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密切联系实际,将学术成果结合博物馆展览、教育等部门业务工作,加强理论应用与实践。
八、社会教育与文化服务
(一)提升社会教育服务水平。充分利用馆藏资源,积极拓展新的社会教育项目,创新博物馆教育品牌,每年制定社教工作方案。完善和延伸博物馆社会教育,在与社区、学校等单位合作推广教育活动的同时,开展更多的体验式教育活动;积极探索网络化、信息化、智慧化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新模式,尤其是组织开展好文化下乡、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制作多媒体宣讲材料,到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宣讲博物馆文物知识,宣传古瓷器上的中国传统文化。
主要社会教育有:
1、小手绘三彩。以中小学生为对象,组织开展“小手绘三彩”等活动。
2、编织讲堂。邀请民间编织达人为市民传授编织方法。
3、洛阳三彩学讲座。组织举办洛阳三彩学讲座,内容命名、工艺技术等。
4、开展到各瓷区考察活动。
5、加强志愿者队伍,抓好招募工作。
(二)创新博物馆文化传播。充分运用信息、互联网、多媒体、新媒体等技术手段,通过报刊、电视台和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和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及时宣传本博物馆的展览、藏品文化、活动动态等,扩大博物馆影响和知名度。每天制作短视频,使浏览观看量达到千万人次,使博物馆文化成果惠及更多民众。以各种形式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增强公众对博物馆的认知与互动,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社区,走进老百姓的生活。
文化宣传工作主要有:
1、宣传形象设计。定期更换博物馆宣传形象设计广告。
2、网站建设。完善并持续推进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微信平台建设。
4、宣传品编印。编印博物馆宣传折页,及时预告博物馆主要宣传教育活动。
5、微博宣传。利用博物馆官方微博,及时发布活动信息,更新相关三彩艺术专业知识。
(三)加强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
1、提升“三彩艺”的产品设计能力
2、结合藏品,开发本馆特色的纪念品。
九、安全消防
落实安全管理责任。进一步完善《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安全保卫管理制度》,落实文物安全管理责任。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逐级安全岗位责任制。
加强安全管理。建立管理严格、组织有序、执行有力的安全保卫队伍;搞好消防演练及反恐防暴应急演练;定期听取安全保卫工作汇报,组织检查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卫工作落实情况;逢重大节庆日、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活动前,对全馆进行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及时消除隐患。
完善文物安全、消防安全、内保安全等防护体系。推进安全保卫工作规范化、信息化,进一步提升视频监控、消防监控等监控中心的管理水平,加强与公安、消防部门联动,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协同建设,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一)技防、消防管理。加强技防、消防系统的维护保养,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加强对各类工程的安全监督检查,确保博物馆平安;加强消防、安全的教育培训。
(二)保卫工作。做好藏品的押运、看管等安全保卫工作,做好贵宾来馆时保卫工作。
十、综合管理
(一)财务管理
1、严格遵守和执行财经法规、财务制度,无财务违纪情况。
2、严格项目经费使用管理,专款专用,并确保项目经费使用绩效。
(二)档案工作
1、完成本年度各类文书档案归档立卷。
2、做好全年资料收集汇编,编写大事记。
(三)后勤保障
1、加强全馆水、电及各类电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
2、保障正常公务用车。
3、加强物资采购供应管理,规范采购程序,保障物资供应。